惑世诬民
【成语意思】:指蛊惑世人。
【成语拼音】:huò shì wū mín
【成语声母】:HSWM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惑世诬民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贬义成语
【成语造句】:
1、李贽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便令厂卫五城严拿治罪。
2、万历三十年,李贽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被弹劾入狱,愤然自刎。
3、万历三十年,因在著作中揭露湖北黄安大官僚耿定向的伪道学而遭人诬告,被明神宗下令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逮捕入狱。
4、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功名成就之说,惑世诬民,充塞仁义,岂不是误人子弟。
5、士不知科学,故袭阴阳家符瑞五行之说,惑世诬民,地气风水之谈,乞灵枯骨。
6、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闲。
7、被皇帝加上“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严拿治罪,著作尽行烧毁,他本人惨死于狱中。
8、大率惑世诬民,隐蓄异志,不然,彼个尊天主,自行其教可耳,何必游历各省,仆仆不惮烦苦若是。
【近似成语】:
民脂民膏:脂、膏:动植物体内的油质。比喻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物质财富。
民殷国富:殷:殷实,富足;阜:丰富。国家人民殷实富裕。
民惟邦本:惟:乃,是;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
民穷财匮: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
民穷财尽: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
【成语来源】:明刘若愚《酌中志 内臣职掌纪略》:“极厌憎释教,以为惑世诬民,最宜摈绝者。” zxyu.com
【成语接龙】:
惑世诬民 → 民疲师老 → 老谋深算 → 算尽锱铢 → 铢两悉称 → 称奇道绝 → 绝路逢生
生擒活捉 → 捉影追风 → 风餐露宿 → 宿弊一清 → 清风劲节 → 节俭躬行 → 行步如风
风寒暑湿 → 湿哭干啼 → 啼饥号寒 → 寒风刺骨 → 骨肉离散 → 散带衡门 → 门可张罗
【相关成语】:
扇惑人心
不惑之年
年逾不惑
发蒙解惑
解疑释惑
疑惑不解
迷惑视听
惑世诬民
讹言惑众
二缶钟惑
不晓世务
腼颜人世
年湮世远
风华浊世
年谊世好
命世之才
惊世骇俗
承平盛世
目空一世
万世之功
诬良为盗
痛诬丑诋
非愚则诬
惑世诬民
民殷财阜
食为民天
无方之民
保国安民
化民成俗
蠹国殃民
关心民瘼
为民除害
民保于信
物阜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