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微信小程序 快速找工作
转型升级助力芜湖县开发区振翅高飞
作者:admin 日期:2017-01-04 15:26:28 浏览

今年以来,开发区紧紧围绕全县“四区”建设,践行“四个更加注重”,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区工业经济保持稳中向好。

                    脚踏实地 抓好招商引资
熟悉开发区的人都知道,落户在此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招商引资的成果,走进一栋栋厂房不时会碰到操着外地口音的老总或是公司高层,德力西、飞科、盾安、荣基等一批龙头企业先后入住开发区;钻石飞机、北航科技园、上海新时达电气等一批高大上的招商项目成功落户开发区,彰显出开发区强劲的招商引资力度。
长期以来,芜湖县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不动摇,不断优化招商引资体制,强化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完善调度、督查、评估、考核机制。全面推进专业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研究探索委托招商、中介招商、外资招商。截至目前,累计签约工业项目66个,协议总投资额达150.92亿元。
                                       精准施策 做好产业培育
“今天不培育项目,明天就没有产业!”这句普通的话语如今已深入人心。走进德孚转向系统公司总投资1800万元按国际标准新建的国际一流总成装配车间,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德孚转向系统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功申报新三板挂牌,并定向增发500万股,募集资金3750万元,成功跨入资本市场,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标杆。
开发区以培育重点产业“3+3”为出发点,初步建立了“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目标、一个政策、一个基金”的产业培育体系。实施工业转型振兴工程,实施30项以“机器换人”为重点的增资技改项目。新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工业设计中心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2个,引导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与园区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申报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个。坚持用“工业4.0”和“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坚定不移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开展品牌质量强企行动,新培育驰名商标2件(永裕、禾田)、省著名商标5件、市知名商标10件,推荐11家企业申报省名牌产品、9家企业申报县名牌产品,英派瑞塑料、荣基密封入围安徽省进出口百强企业。
                 创新举措 优化营商环境
“用工荒”现在已经不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专有名词,因此,开发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为重点用工企业输送员工。全县各机关单位走南闯北,宣传政策机遇吸引外地人员来开发区就业。除了外地招工,还积极组织园区企业开展招工工作,每年正月初六的农民工招聘会上不仅声势浩大,而且效果良好,影响深远。
为企业服务永远没有止尽。围绕工作开展,开发区不断优化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内部架构、明确职责划分、强化工作合力。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全程代理、限时办结”制度,不断优化“双联系、入百企、促调转”企业帮扶机制,突出帮扶重点。坚持创新服务方式,以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核心,推进“四专”服务。
                          稳步建设 提升园区形象
一排排现代化的厂房、密如蛛网的柏油马路、高标准实施的绿化工程……走进开发区,这里完善的基础设施让人眼前一亮,无论是城东产业新城还是开发区内部的商业广场,无论是白天穿行在园区的公交班线还是夜晚满载乘客的公交夜班车,这些配套的实施都为开发区加分不少,极大地方便了园区企业员工的生产、生活。
园区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西区污水改造、电镀中心建设等政府性投资项目。牵头开展了交通安全整治及绿化提升专项行动,减少交通安全隐患。持续推进“三线三边”建设,开展杆线下地、道路保洁等环境整治工作。加快产城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园区三产配套服务点建设,推动德科商业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利用实地走访、企业负责人座谈、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等方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常规性知识,并安排专门人员对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企业进行逐一指导。
加强学习 强化内部管理
“打铁还需自身硬”。开发区深知要想更好地服务于园区企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关键,因此,开发区不断强化学习调研制度,完善机关干部日常学习培训制度,采取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组织学习领会《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和习总书记提出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引导机关干部从腐败案件中吸取教训。完善决策部署机制,从程序和制度上规范权力运行。建立各类廉政制度,落实县委三级谈话要求,将“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工作常态化并形成制度规定,引导干部深化自身作风建设。
彭程文/摄